泰柬之间的争端已经拉扯了有一段时间,随着申请的最后15天申辩期限到来,她能否继续当总理也即将迎来答案米升网,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,洪森无意中送上了一记“神助攻”。
【佩通坦15天申辩期即将到期】
时间回到7月16日,泰国与柬埔寨边境地区突发一起地雷爆炸事件,导致正在巡逻的3名泰国士兵受伤,其中一人情况危急,不得不接受截肢治疗。
事故发生后,泰柬两国官方的口水仗迅速升级。泰国方面称这是柬埔寨方面故意给泰国士兵设的陷阱,而柬埔寨方面则拒绝接受指控,并指责泰国士兵闯入该国领土,误踩引爆了战争年代遗留的地雷。
双方各执一词,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。把本就紧张的柬泰局势又推上了新的高度。
而就在最近,该事件有了新的进展。本月22日,泰国军方主动邀请了来自47个国家的驻泰军事武官,在乌汶府的事发现场,也就是爆炸事件现场进行通报与展示。
泰国军方表示米升网,7月18日至20日期间,他们已在事发地点周围发现10枚地雷。其中包括俄制PMN-2反步兵地雷,以及PMN-2地雷。
泰军方发言人明确指出,泰方已掌握确凿证据,能明确证明相关地雷事件发生在泰国领土一侧,且非战争遗留品。需要注意的是,泰柬均为《渥太华公约》缔约国,根据公约,使用、存储杀伤性地雷均为违约行为。
【泰国军队在柬泰边境排雷】
也就是说,柬埔寨在这件事情上确实存在“不当行为”。明晃晃的证据摆在眼前,现场47国武官也没话可说,其中多数武官对泰国表示了支持,而柬埔寨武官全程一言不发。
不得不说,泰国这次的操作可以说是十分老道、精准。邀请47国的武官作证,就是在告诉世界:泰国是“受害者”,而柬埔寨是“不守规矩的麻烦制造者”。
而对于佩通坦来说,柬埔寨的这次“破绽”绝对是其打破现有局面,甚至是重新坐上总统之位的最好机会。
熟悉整件事情背景的人都知道米升网,佩通坦之所以如今陷入“总理宝座不稳”的尴尬局面,背后少不了柬埔寨前首相洪森的“推动”。
原本,洪森设想的是一记“闷棍”,借助宪法法院的程序压力,让佩通坦黯然下台。然而他恐怕没想到,自己一手掌控的柬埔寨军方却在边境地雷事件中留下了把柄,反倒送了佩通坦一份“神助攻”。
为什么这么说?事实上,佩通坦上台以来,民意支持率并不稳固,军方对其的忠诚也远未达成一致。而这次地雷事件,为她拉近与泰国军方的距离提供了机会。
【泰军方发言人称已做好全面准备】
在此次地雷事件被查清之后,泰国第二军区随后高调表态:“我们已经做好全面准备,若再遭挑衅,将按军方标准流程执行”。这话虽然没有点名“柬埔寨”,但火药味十足。
对佩通坦来说,这无异于军方的一次“背书”。佩通坦完全可以借此机会把自己和军方“绑定”在一起,有了军方这张“底牌”,她即便在国内政治中继续遭遇阻击,想要“官复原职”,也多了几分胜算。
更重要的是,泰柬地雷事件如今已经被成功推进到了国际层面,通过邀请47国驻泰军事武官现场作证,并计划将事件递交至联合国或东盟平台,佩通坦方面正在试图以一个“受害者”的姿态,争取国际舆论支持。
对一位正处于宪法审查、党内斗争、外交孤立三重夹击中的总理而言,这无疑是一次宝贵的“战略喘息”。
可能会有人说,现在佩通坦已经不是泰国总理了,按理说这次地雷事件与她没什么关系。这种说法就有些片面了。要知道,当前泰国代总理普坦是他信的心腹爱将,他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佩通坦的“代理人”。
回过头来看,这次地雷事件就像一场反转剧:洪森原本是想靠这招送佩通坦出局的,却不料佩通坦反手抓住了这只“手”,当场翻转局面,还拉来国际社会做“公证人”。
目前,地雷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之中。对于泰国而言,这是一次“翻盘”的窗口期;对于柬埔寨而言,这是一次“搬石砸脚”的教训;而对中国来说,这绝不只是两个邻国之间的小摩擦,而是牵动整个东南亚局势的一枚“警示信号”。
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复杂化,东南亚有可能成为了又一个“风暴眼”。接下来,泰柬之间会发生什么,局势会走向何处,值得我们高度警惕、持续关注。
智慧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