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期创作大赛中,真实隋唐史书显示,秦琼从未担任过天下督招讨兵马大元帅的职位,程咬金也未曾被称作混世魔王大德天子。实际上,秦琼骑着忽雷驳,手持大铁枪海越互赢,是唐军中名列前茅的单挑高手,几乎无人能敌。在史料记载的“隋唐十八条好汉”中,没有一人能与秦琼匹敌。
秦琼最亲密的战友,既是隋军、瓦岗军,还是唐军中的生死兄弟,就是罗士信。此人于《旧唐书》和《新唐书》的忠义传中都有详细记载。程咬金,虽不挥舞大斧,但勇猛异常,是秦琼的挚友兼战斗伙伴。他的武艺甚至高过裴行俨,后者是小说中“隋唐第三条好汉”、银锤太保裴元庆的历史原型。
隋大业十四年(也称隋恭帝杨侑义宁二年、隋恭帝杨侗皇泰元年——隋末竟有两位恭皇帝,一为李渊支持的代王杨侑,一为王世充拥立的越王杨侗,两者均被追谥为“恭”),唐武德元年(618年),李密统领的瓦岗军与假冒隋军旗号的王世充在偃师城北激战。裴行俨为支援单雄信(当时单雄信或已投降,李密却未得知)被箭射落马,昏迷不醒。此时程咬金挺身而出,马槊破阵,跳马抱起裴行俨,再次跃马突围,长槊虽断却依旧刺死两名追兵,英勇无比。
隋末大乱,甚至胜过汉末三国的混乱程度。那个时代自封称王称帝者众多,除了李渊、宇文化及、王世充之外,十八家反王和三十六路军阀犹如烟尘乱舞。翻看两唐书,我们能发现众多称王称帝的群雄:窦建德、薛举、李轨、刘武周、高开道、刘黑闼、徐圆朗、萧铣、杜伏威、辅公祏、王雄诞、沈法兴、李子通、朱粲、林士弘、张善安、罗艺、梁师都、刘季真、李子和……他们接连上场,犹如一场王者轮番的盛宴。
展开剩余80%顺带一提,罗艺并非秦琼的姑父,也无其子罗成。至于自封汉东王、称年号“天造”的刘黑闼,原为瓦岗军一名裨将,位列瓦岗内马军四骠骑——秦琼、程咬金、罗士信、裴行俨及外马军统领单雄信之下。但这个中下级将领最终聚集了窦建德遗部,与唐军对抗,且先后击败淮安王李神通与幽州总管罗艺(赐姓李,封燕郡王)的联军。曾任瓦岗大将、唐左武候将军李世勣(原名徐世勣,赐姓李后避李世民讳改名)也难敌其锋芒。在玄武门之变中,支持李建成一方的薛万均兄弟几乎被刘黑闼擒获并割发代首放归。定州总管李玄通与绛州总管剡国公罗士信更是被他直接斩杀。
瓦岗军的一位裨将竟能建号称王,若将程咬金未曾称帝的事实拿出来,有人恐难释怀。因此小说家在《说唐全传》中赋予他头戴冲天冠、身穿杏黄袍、腰系碧玉带、脚蹬无忧履的皇帝装束,却让人忍俊不禁地联想到一句玩笑话:穿上龙袍,也不像个天子。
据演义小说描写,瓦岗军由贾家楼或贾柳楼四十六友联合组建,其首领为魏征魏玄成,二哥是秦琼秦叔宝,三哥徐勣徐茂公,五哥单通单雄信。在推选皇帝时,程咬金的名次远远排不上。
混世魔王大德天子的称号,估计是徐茂公的一个戏耍。地穴探险时,众人抓阄决定谁先进入,那些纸条其实是徐茂公事先写好的,大家都抽到两字纸条,唯独程咬金拿到只有一个字的。他虽不识字,却当场质疑:“我又不识字,怎能拈得‘去’字,莫非你们捉弄我?”程咬金大智若愚,却被老谋深算的徐茂公成功推入陷阱。类似计谋在三国时也有先例,如张飞与赵云争取桂阳打仗任务,诸葛亮摆下局,令张飞无论抓到什么,纸条上都无字。
徐茂公的用意显然是借程咬金充当“临时皇帝”海越互赢,毕竟真正的王者是秦王李世民。若换做秦琼或单雄信,恐怕难以蒙混过关。
古典小说中英雄探地穴的桥段屡见不鲜,《隋唐演义》中,秦琼好友狄去邪探地穴的时间更早。隋炀帝尚在时,奉命开凿大运河的麻叔谋曾遇两件奇异之事:一是发现一位沉睡的仙人,二是见到类似梁山一百单八将排名石碑的蝌蚪文石碣。一位修真百余岁的老者解读道:“我是大金仙,死去千年,数满千年后背有流泉。遇麻叔谋葬于高原,发长至泥丸,再候千年方登兜率天。”
麻叔谋迁移仙人后,又发现一处光芒璀璨、钟鼓声隐约、宛如枯海深不可测的地穴。秦琼的友人狄去邪,身高八尺,腰围十围,双眼炯炯有神,受命下洞,见到宫殿前石柱上铁链锁着一怪兽。那怪兽头尖眼贼,身形短胖,既非虎豹也非牛,只是巨大的老鼠。熟悉隋唐史的读者自然知道,这大老鼠乃隋炀帝杨广的化身。
传统说法,无论昏君或明君皆为“真龙天子”,老鼠做龙庭实属不合礼数。《说唐全传》中,隋炀帝被描绘为猪婆龙,今人称之扬子鳄。
程咬金被徐茂公引入地穴,首先见到的是那套皇帝行头。穿戴妥当后,他在桌边发现一个拜匣,开启一看,乃一块玄圭(古代黑色玉器,古君王用以赏赐功臣)及一张字纸。程咬金不识字,也不懂玄圭之意,将拜匣揣起,来到一座桥上。
桥上,他目睹鳄鱼与青龙搏斗:一条青龙威风凛凛飞腾半空,河内右岸忽然水花飞溅,飞出一只猪首龙尾、带翼生物,与青龙激烈交锋。原来这猪婆龙即炀帝真身,青龙则是唐王李世民的化身。程咬金既不知鳄鱼为何物,也未听闻猪婆龙,见着这猪头龙似鳄鱼又似西方喷火龙,河水翻涌,毫无心思争论谁胜谁负,惊呼一声便掉头逃跑。
回到地面,徐茂公朗读谶语:“灭者灭,兴者兴,一唐过去一唐生。四野八方多少帝,治世安邦有二秦。”谶语下半句还写道:“程咬金举义集兵,为三年混世魔王,搅乱天下。”
谶语深意尚需探究,徐茂公意在解决程咬金当皇帝之事:“恐众将不服,今将旗杆上帅字旗放下,我们依次拜旗,谁能令旗升起,谁即为主。”结果无需猜测,群雄皆拜,旗无动静,唯独程咬金一拜,旗帜飒然升起。
即使无电动装置,徐茂公亦能在适当时刻让旗升起。程咬金遂依徐茂公要求,改年号立国号,曰“长久元年”,自称混世魔王。
就这样,程咬金成为混世魔王大德天子。徐茂公对谶语含义讳莫如深,只言天机不可泄漏,日后自有分晓,现阶段需保全这位冒失的临时皇帝。
徐茂公显然明白,程咬金充其量是个“临时工”,真正的皇帝只能是秦王李世民,辅佐他者是秦琼秦叔宝。这两人皆怀济世安民之志且有能力,且据说秦琼乃左天蓬下凡,武力甚至超过黑煞神尉迟敬德。
“治世安邦有二秦”一语,可指秦王李世民与秦琼,亦或专指排行第二的秦王。至于“一唐灭一唐生”,则有两种解读:一为唐高祖李渊号“神尧皇帝”,唐尧祁放勋与大唐神尧李叔德为上古三皇五帝传承;二为武则天执政时期建立的大周,类似汉中间王莽之例。
然而海越互赢,“灭者灭,兴者兴”的深意则仍难推测。最后,笔者只能邀请读者思考:徐茂公为何让程咬金暂时为皇?他用了哪些障眼法?这篇谶语应如何解读?欢迎诸君共探玄机。
发布于:天津市智慧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